
岳塘新闻网11月8日讯(通讯员:李思)近年来,岳塘区霞城街道阳塘村结合实际坚持用好公益性岗位,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,有效激发内生动力,为乡村振兴添动力。
摸清自身需求,按需设定岗位。阳塘村通过走访调查、电话联系等方式开展适龄劳动力情况摸底调查。重点关注脱贫人口、农村低保家庭成员、残疾人的乡村就业困难群体。再结合日常工作需要,按照公益性岗位的聘用条件,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口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业。目前,阳塘村安置公益性岗位共计23人,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18人,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4人,大学生公益性岗位1人。
严格规范管理,建立长效机制。在设置岗位、确定人员的同时,阳塘村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上岗情况、工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,严格按协议规定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日常考核,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台账,街道定期汇总、不定期抽查,坚决杜绝虚设岗位、直接领钱的现象。
坚持立足实际,盘活岗位职能。阳塘村根据申请帮扶公益岗脱贫群众的自身特点和劳动能力,把公益性岗位与乡村振兴、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,实行日常管理与重点时段集中行动的灵活管理方式,为脱贫户量身定制了乡村公益性岗位,做到因事设岗、以岗定人、按需定员,做到因人定岗,如卫生保洁员、安全巡逻员、秸秆禁烧巡防员等,把公益性岗位与乡村振兴、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,以帮扶公益性岗位带动脱贫户增收,既解决了脱贫户就业问题,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又确保他们脱贫不返贫,实现以公益性小岗位带动无就业门路的弱劳力增收,达到了巩固脱贫成果、不致贫、不返贫的目的。
责编:彭玲莉
来源:岳塘新闻网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